搜狐旅游频道专题报道链接:http://travel.sohu.com/s2011/2011ctas/
继2009、2010年中国旅游科学年会成功举办后,2011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于
杜江副局长指出,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爆发,旅游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这种良好态势为我国旅游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但也有很多问题要大家去研究,很多规律需要大家去把握,希望各级专家学者积极运用科学方法,探讨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旅游实践提供更大的理论基础。
杜江副局长表示,这次年会以本土意识与国际化成长为主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在产业实践国际化的同时,我国旅游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仅国际学者更加关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走出国门,到国外交流、访学或攻读学位,在国际主流期刊、主流学术会议上发出了更多的中国声音。
杜江副局长强调,从实践来说,只有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我们的旅游企业才能够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旅游研究来说,我们只有紧密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才能使理论研究不至于陷入无病呻吟,才能够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大的价值。我们只有贡献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学术成果,我们才能够说是真正实现了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我们为世界旅游研究做出了贡献,我们在旅游研究上,才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国家旅游局相关司室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年会赞助单位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旅游学界专家等100多人参加了年会。年会赞助单位携程旅行网副总裁丁小亮先生为年会致辞。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小军先生代表国家旅游局发布2011年科研立项名单和2010年国家旅游局优秀学术成果奖名单并颁奖。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教授主持了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
香港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托马斯·保尔以"国际旅游研究趋势与热点"为主题,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的油轮旅游、中国的出境旅游、会展旅游等旅游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石培华教授以"高铁时代的中国旅游"为主题,阐述了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马耀峰教授以"中国旅游研究的顶层设计——时空思维之旅游研究与实践应用"为主题,系统阐述了时空思维对旅游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意义。
中国旅游研究院李仲广副研究员以"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理论支撑"为主题,就中国旅游研究院为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前期研究取得成就及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汇报。
下午大会分为中国旅游研究与国际的接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背景下的中国旅游研究两个分论坛,就中国旅游与国际旅游接轨,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旅游产业,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圆桌研讨。
最后,戴斌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一个大众发展的时代,我们有13亿人口,我们拥有21亿的国内旅游人次,"十二五"末将达到33亿的国内旅游人次,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把握时代机遇,服务大众旅游需求,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不管是做国际化研究还是本土化研究,都需要与旅游产业共进退,与旅游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内学人需要有更加宽广的国际胸怀,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乃至更大范围人类文明的演化,我们有责任,也需要明确我们去做研究是为什么的问题,同时要掌握国际共识的研究方法,才能全面提升我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最后,他强调,我们需要善待年轻的旅游学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做好梯队的建设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