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研究

如此敏感而柔软的IP,该有什么样的土壤与呵护?

2021-05-18 字号:[ ]

清华同乡,
两年前在上海,我站在你的“第二届自助游论坛”的讲台上,做了《迎接一个国民的、大众的自助旅游新时代》的演讲。在会前会后的讨论中,基于旅游发展进程的逻辑推演和旅游市场的现实观察,我们就“这是一个旅游正在加速融入国民日常生活的时代”、“这是一个年轻人引领旅游偏好和组织方式加速演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大众创业和市场主体创新月异的时代”等一系列观点取得了共识。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看到景域,特别是旗下的驴妈妈、帐蓬客等品牌站在潮头,获得了主流客群的认同,也取得骄人的商业成就,着实为你高兴啊!
开心的是看到你和你的团队打响了驴妈妈的品牌,使为景区分销商和自助旅游者的优选目标。在携程、同程、途牛、春秋、锦江等一线旅行服务商总部林立的长三角地区,能够打出这样的局面来,其中付出的艰辛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开心的是你和你的团队并没有止步了驴妈妈,而是沿着游客需求和旅游供给演化的商业逻辑,进入了旅游供应商的领域。从公开的报道看,景域在东北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已经具有了目的地营销,乃至目的地管理的属性。更为开心的是,你和你的团队也没有止步于既有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而是将世界旅游、旅行与休闲领域的商业研发视为核心,将最具持续竞争力的那些模块,也就是R&D、IP等概念引入到了大众旅游、国民休闲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不仅引入,而且亲力亲为地实践,还开了这么一个峰会,旗帜鲜明地宣称,“旅游IP的元年,开启了”!如果说两年前我们的会谈还是旅游理论与商业实践相碰撞的话,那么今天的会议,我们已经是同行者了。
关于旅游IP,你的思考与实践都已经很成熟了,特别是“旅游要Happy,就要IP”的理念深得人心。事实上,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发展到了今天,游客关注的重点正在从批发、零售、代理的渠道整合转向目的地生活方式的内容创新,产业竞争的焦点正在从价格、广告、推广逐渐转向服务和品质。内容、服务和品质很难通过外包实现,单纯走采购的路子呢,又很容易受上游供应商渠道策略调整的影响。这就要求包括景域在内的旅游市场主体要想保持行业领导地位,就必须走自主研发的路子,拥有更多的可以商业转化的知识产权,即旅游IP。经过这些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旅游领域已经初步具备了从存量资源整合到增量创造的商业基础。在年轻一代旅游人的推动下,通过科技、文化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为旅游旅行者提供多元化和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可以说理念上有了共识,实践上有了探索。一个依赖“二老”,即老天爷馈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源、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样的传统旅游产业正在消解。与此同时,一个面向当代、影响未来的全新旅游时代正在到来,不仅为当代人创造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而且必将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商业精神和人文遗产。
清华同乡,
让旅游业界认同和推广IP不容易,而做出让广大游客认同,并愿意消费的高品质IP更难。 这是因为能够产生商业价值的文化创意和知识产权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淀,需要给予创作人员充分的自由。我注意到有的企业发誓要迪士尼在中国多少多少年不挣钱,也投入重金挖来迪士尼的创意人员和专业分包团队。这好比某个国家要实施航天战略,在高等教育、人才团队、科研组织体系、工程实验等基础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花重金引进杨利伟、景海鹏是一个道理的。在这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航天员的作员固然是关键的,可是航天员自己上不了天啊!说回迪士尼,最近有一部很受关注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透过它的镜头,我们看到了在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中,雪豹、金丝猴和大熊猫的日常生活,感叹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让我们从每个动物身上看见了自己。《解放周末》独家对话导演陆川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真正评价的是时间”。是啊,一切的经典都不过是时间的结果。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经典是需要我们以工匠精神花时间去打磨的。这部电影花了3年的时间,共产生了350个小时的素材,五千三四百尺胶片。有的摄制组盯一个动物,一拍就是18个月。没有这个前提,只想着快和巧,精品是出不来的。另一层意思是只有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精品才会成为经典,才会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带有巨大的社会声誉和商业价值,比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猫和老鼠》,都是如此。
正是基于上述意义,我于今年四月召开的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说,旅游业,最不重要的是才华。还于厦门的休闲论坛上说,谁的红尘万丈,不是别人的蓬头垢面?因为自己深知,我们这个行业从来就不缺聪明人。要不然怎么会把旅游团变成购物团,还会将原本销售为主的邮轮体验不经意间就变成了包船的旅游产品呢?可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啊,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和旅游产业的升级,特别是企业的成长进入IP驱动的阶段以后,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注意服务的品质和目的地生活的体验。这时你就会发现,靠原来的小聪明和抖机灵上不了台面喽。只有那些基于扎实而系统的市场调研所发现的需求,只有那些从感性的创意走向严谨的统计测量,进而工程化、工艺化和流程化的产品创新,才能够叫好又叫座。如果说,又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又有卓越的商业能力的公司才能够走得更远,那么倡导和推广商业研发、自主创新、文化创意和知识产权,就应当,也可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旅游的国家意志与市场自觉。
清华同乡,
在推进旅游IP的战略体系中,除了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大科学、大工程和协同创新外,市场主体要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像景域集团这样已经进入国家旅业第一方阵的企业完全可以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或者联合相关机构成立协同创新平台。大公司可以有首席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有首席科学家、首席文学家、首席艺术家?事实上,你们已经在这么做了,并且有了初步的成果。然而与国际同行相比,与国家对于体制内的科研和教育机构的投入相比,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现在搞创业、创新和创意,一些人还是想沿着计划经济搞工业那样,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规划。问题是有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当仁不让,动不动就搞什么顶层设计,甚至连某个计划期培育多少名创客、极客、红客,都给出了具体的指标。我看还是骨子里的权力优越感在作崇,以至于无视市场主体已经发育成长,甚至在某些领域走到了行政主体前面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涉及人民幸福、生活品质和市场效率的领域,往往也是产业规划失灵的领域。携程、去哪儿、如家、汉庭、七天、蚂蜂窝、途家,包括景域旗下的品牌,这些获得巨大成就的商业创新项目从来就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
政府和市场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蕴含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科技与文创潜力,引导和吸纳民间或草根的创造力。人们总是膜拜成功者,特别是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些距离的成功者,却不习惯那些身边的异想天开者。有段子说,如果书上记载着一名诗人,人们会当他是圣人,可是隔壁住一名诗人,邻居看见的则是疯子。西方也有谚:人们宁愿相信是上帝治好了盲人的眼睛,而不相信是人间的奇迹。要知道,你洪总的校招演讲中关于创业成就的部分引来多少崇拜的目光,关于创业起点的部分就会招至多少未来的竞争对手。因为,富有理想和才情的年轻人群体中所蕴藏的创造力,足以解构一切现存的产业格局,也足以建构任何面向未来的商业模式。
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问,“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科技的中国,到了明代越来越落后了”?对这个“李约瑟之迷”有多种解答,其中一种解释是典型的经济学范式。工业革命以前,祖冲之的数学、郭守敬的天文学、黄道婆的纺织工艺、华佗的医学,诸如此类的成就主要是人口的函数。就是说以中国的大人口基数,任何领域出几个天才都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概率事件。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实验室、科研设备和研究团队,而这些都是需要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换句话说,靠人海战术不灵了。建国后,在上天下海的高科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大科学、大工程战略,我们在这方面追赶得很快,在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和工程领域也投入了不少。相比之下,我们的人口优势和创造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啊。
思想是不可专利的,所以没有办法成为某个领域的IP。只有与旅游实践相结合,并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旅游思想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作为同行者,希望你和你的团队,还有更多的业界同仁把这篇花费了我近一个月的讲稿拿去批判,让它成为旅游IP时代的铺路石吧。
谢谢!
(本文为“2016景域集团旅游IP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的主旨演讲稿)

作者: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