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30年
目 录
· 序
· 总报告
· 上 篇 综合研究
· 前 言
· 专题一 旅游研究理论和方法发展30年
一、导言
(一)回顾我国旅游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三)主要研究结论
二、学科理论体系方面的研究
(一)对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状况
三、研究方法方面的探讨
(一)总体情况
(二)对研究方法的探讨
四、旅游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
(一)学科具体理论方面的贡献
(二)旅游研究领域的专门方法
附 件
· 专题二 旅游课题研究30年
一、导言
二、30年来旅游类课题研究总体状况
(一)课题的总量分析
(二)课题的结构分析
(三)课题的研究模式分析
(四)研究的阶段及特点
(五)成果形式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三、不同层次旅游研究课题的比较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三)其他国家级课题
(四)省、市、自治区级课题
(五)企事业单位资助课题
(六)其他课题
四、不同主体旅游课题的需求分析
(一)课题需求的现状
(二)旅游课题需求趋势分析
五、对当前课题研究的探讨
(一)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
(二)基础研究不足,应用研究错位
(三)研究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
(四)课题设置存在结构失衡
(五)研究投入少,激励机制缺乏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课题研究基本结论
(二)课题研究展望
附 件
· 专题三 旅游期刊论文研究30年
一、导言
(一)旅游期刊在"中文核心"、CSSCI、CSCD三大核心数据库中的总量及其分布
(二)核心类旅游期刊论文的总量及其在三大核心期刊体系中的分布
(三)期刊论文的相关指标分析
(四)论文总量及主要指标的时序分析
二、研究背景及目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理论支持与规范
(一)数据源的选择
(二)检索因子的设定
(三)检索平台的选择与检索规范
五、调研数据总量统计分析
(一)数据总量统计分析
(二)CSCD数据库统计分析
(三)CSSCI数据库统计分析
(四)"中文核心"数据库统计分析
(五)按期刊学科类目统计分析
六、时间序列分析
(一)时间序列上的总量统计分析
(二)时间序列上的区间统计分析
附 件
· 专题四 旅游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30年
一、导言
二、文献分析
(一)总量分析
(二)结构分析
(三)地位及作用
三、特征分析
(一)阶段划分
(二)阶段特征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机构特征
(五)专业背景
(六)资助
(七)下载及被引
四、研究评述
(一)30年来研究成就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展望
附 件
· 专题五 旅游学术专著研究30年
一、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案
(三)主要研究结论
二、旅游类图书研究结果
(一)总量调研结果
(二)分类统计结果
(三)出版单位统计结果
(四)图书作者信息
三、旅游类学术专著研究结果
(一)研究性著作在旅游图书中的地位
(二)研究性著作学科分类统计结果
(三)由相关课题转化而来的研究性著作
(四)出版机构及其变化
附 件
· 专题六 旅游科技发展30年
一、导言
二、旅游科技支撑体系及其主要特征
(一)30年旅游科技进展的轨迹
(二)现阶段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科技对旅游业的主要促进作用
(四)旅游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
(五)当前旅游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领域
三、旅游科技供给与发展特征
(一)科技发展与供给体系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主要功能
(三)展陈技术应用与主要功能
(四)旅游类设施、设备与用品技术
(五)旅游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
(六)主要科技应用的特征
(七)典型科技供给的统计特征
四、旅游科技专利与发明统计分析
(一)历年专利数量动向图
(二)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附 件
· 专题七 旅游法规标准建设30年
一、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案
(三)主要研究结论
二、我国旅游法规建设现状
(一)国家相关公共管理法律法规
(二)旅游行政管理法规
(三)旅游部门规章
(四)相关部门法规规章
(五)地方性旅游管理法规条例
三、我国旅游立法30年发展历程
(一)1978~1989年的初步形成阶段
(二)1990~2000年的迅速发展阶段
(三)2001年后的体系化发展阶段
四、我国旅游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法缺位
(二)旅游专项法滞后
(三)地方性旅游立法混乱
五、我国旅游立法展望与建议
(一)出台旅游基本法
(二)完善旅游专项法及地方旅游法规
六、中国旅游标准研究综述
(一)中国旅游标准研究的阶段划分
(二)中国旅游标准体系
· 专题八 港澳台地区旅游研究进展
一、导言
二、港澳台地区旅游产业及其研究的
总体特征
(一)港澳台地区旅游产业总体特征对比
(二)港澳台地区旅游研究总体特征
三、港澳台地区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产业研究
(二)旅游市场研究
(三)旅游资源研究
(四)旅游信息技术
(五)旅游影响研究
(六)旅游教育与人才研究
(七)旅游研究方法
四、港澳台地区旅游研究机构与人才状况
(一)香港地区
(二)澳门地区
(三)台湾地区
· 专题九 旅游研究机构与人才队伍发展30年
一、导言
(一)旅游研究机构规模庞大
(二)旅游研究力量雄厚
(三)区域分布不均衡
(四)研究方向各有侧重
二、旅游高等院校的发展
(一)旅游院校结构特征
(二)高等旅游院校的规模和发展阶段
(三)高等旅游院校内部结构特征
(四)高等旅游院校的区域分布
三、其他旅游研究机构
(一)旅游规划机构的发展
(二)综合性研究机构旅游研究的发展
(三)涉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性组织
四、旅游研究人才队伍的发展
(一)高校旅游研究力量
(二)相关研究机构研究力量
五、旅游研究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一)旅游研究机构的分布将进一步向产业发展优势地区转移
(二)旅游研究机构将向多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旅游研究机构的社会地位将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巩固
(四)旅游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和人才培养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附 件
· 中 篇 文献荐读
· 前 言
· 期刊文献简介
一、启蒙起步阶段:1978~1988年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9~1998年
三、巩固提升阶段:1999年至今
· 研究著作
一、国内研究
(一)1978~1988年
(二)1989~1998年
(三)1999~2008年
二、国内教材
(一)1978~1988年
(二)1989~1998年
(三)1999~2008年
三、译著
(一)1978~1988年
(二)1989~1998年
(三)1999~2009年
· 下 篇 资源索引
· 前 言
· 研究机构
一、院校类机构
(一)设有旅游学院的高等院校
(二)设有旅游系的高等院校
(三)设有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
(四)设有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
二、综合性研究机构所属旅游研究部门
三、规划咨询类机构
四、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
· 研究课题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
四、中央其他部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五、国际合作与外资资助项目
六、省、市、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
七、高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
八、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九、其他研究项目
· 期刊论文
一、1979~1988年
二、1989~1998年
三、1999~2007年
· 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
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一)1999~2003年
(一)2004~2008年
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一)1988~2003年
(二)2004~2008年
· 研究著作
一、1954~1979年
二、1980~1989年
三、1990~2000年
四、2001~2008年
· 发明与专利
一、旅游类科技发明与专利
(一)1987~1997年
(二)1998~2009年
二、旅游类实用新型产品
(一)1987~1997年
(二)1998~2009年
· 编辑人员
《中国旅游研究30年》编辑委员会 |
|
主 任 委 员 |
杜 江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教授 博士 |
副主任委员 |
石培华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博士 |
编 委 |
保继刚 戴 斌 杜 江 贾法利(Jafar Jafari) |
《中国旅游研究30年》编辑部 |
|
主 编 |
石培华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博士 |
编辑部主任 |
冯 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博士后 |
编辑部成员 |
蒋依依 李仲广 李 媛 梁秋萍 |
基础工作组 |
冯 凌 刘佳峰 于锦华 王 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