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类 | |||||
获奖级别 | 编号 | 作者 | 依托单位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一等奖 | 10TAZ01 | 马耀峰 | 陕西师范大学 | 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系统研究 | 个人成果 |
二等奖 | 10TAZ02 | 刘住 | 上海师范大学 | 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 | 个人成果 |
三等奖 | 10TAZ03 | 张朝枝 | 中山大学 | 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 | 个人成果 |
10TAZ04 | 程国庆 | 青岛大学 | 中国旅游法学导论 | 个人成果 | |
优秀奖 | 10TAZ05 | 程占红 | 山西财经大学 | 生态旅游与植被: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个人成果 |
10TAZ06 | 熊元斌 | 武汉大学 | 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 | 个人成果 | |
10TAZ07 | 阎友兵 | 湘潭大学 |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 | 个人成果 | |
10TAZ08 | 冯学钢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旅游就业理论与实证研究 | 个人成果 | |
10TAZ09 | 宋子千 | 中国旅游研究院 | 旅行社经济分析 | 个人成果 |
学术论文类 | |||||
获奖级别 | 编号 | 作者 | 依托单位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一等奖 | 10TAL10 | 张凌云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 个人成果 |
10TAL11 | 左冰 | 中山大学 | 1992-2005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省际差异 | 个人成果 | |
二等奖 | 10TAL12 | 卢松 | 安徽师范大学 |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 | 个人成果 |
10TAL13 | 宁泽群 | 北京联合大学 | 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文化旅游吸引物的考察:一个市场自发形成的视角 | 个人成果 | |
10TAL14 | 郑向敏、 殷炜林 | 华侨大学 | 旅游者安全价值及其评价 | 集体成果 | |
10TAL15 | 王彩萍 | 中山大学 | 旅游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分析 | 个人成果 | |
三等奖 | 10TAL16 | 李星群 | 广西大学 |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 | 个人成果 |
10TAL17 | 汪宇明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 个人成果 | |
10TAL18 | 田里 | 云南大学 | 建立"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 | 个人成果 | |
10TAL19 | 徐虹 | 南开大学 |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 个人成果 | |
10TAL20 | 马晓龙 | 中国旅游研究院 | "塌陷"背景下中部旅游发展的地理学透视 | 个人成果 | |
优秀奖 | 10TAL21 | 宝贡敏 | 浙江大学 |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来杭日韩游客视角的分析 | 个人成果 |
10TAL22 | 文军 | 广西大学 |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桂林龙胜龙脊景区为例 | 个人成果 | |
10TAL23 | 黄松 | 广西师范大学 | 民族地区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布局研究:以桂西为例 | 个人成果 | |
10TAL24 | 谢春山 | 辽宁师范大学 | 旅游介入文化研究 | 个人成果 | |
10TAL25 | 刘长生 | 吉首大学 | 旅游企业员工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张家界市的旅游企业为例 | 个人成果 | |
10TAL26 | 石应平 | 四川大学 |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跨越式发展新范式:线路统筹 | 个人成果 | |
10TAL27 | 乌铁红 | 内蒙古大学 | 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差异 | 个人成果 | |
10TAL28 | 李刚 | 天津财经大学 |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 | 个人成果 | |
10TAL29 | 杨效忠 | 安徽师范大学 | 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 | 个人成果 |
教材类 | |||||
获奖级别 | 编号 | 作者 | 依托单位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一等奖 | 10TAJ30 | 厉新建、 张 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 旅游经济学原理 | 集体成果 |
二等奖 | 10TAJ31 | 朱华 | 四川师范大学 | 21世纪旅游英语系列教材 | 个人成果 |
三等奖 | 10TAJ32 | 章牧 | 暨南大学 | 旅游电子商务 | 个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