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题:商業及休閒

2021-04-27 字号:[ ]
兩岸智慧旅遊論壇搶進觀光財解析智慧應用、智能範疇導入旅遊業務商機獲旅遊業者、 ICT產業專家熱烈回響。
「2014第二屆台灣兩岸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是歷年兩岸旅遊產業互動會議中,大陸產、官、學層級最高的一次。
彭子豪
智慧城市議題在台灣正夯,但對民眾,一定無法全盤了解智慧城市的概況,但屬於智慧城市一環的智慧旅遊則有機會讓民眾有感外,還能讓台灣旅遊業全面升級,進而全民有機會大賺觀光財。鑒於兩岸觀光動能火熱提升,日前台灣智慧旅遊產業協會、台灣創意產業資訊管理協會及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共同舉辦、本報協辦「2014第二屆台灣兩岸智慧旅遊產業高峰論壇」,論壇合計三天,吸引超過千位兩岸旅遊業者、台灣ICT產業專業人士參加,共同探討兩岸旅遊走入智慧應用方向外,此次對岸與談人士是歷年兩岸旅遊產業互動會議中層級最高的一次,反觀台灣則是民間熱,官方冷,以下為論壇紀錄。
雲計算資訊旅遊業新思維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
身為中國智慧旅遊智庫的中國旅遊研究院,深切了解,新一代的旅遊不再是導遊、消費構成的聯網,是旅行者以各種雲計算提供的資訊,在旅遊的過程中百分百的掌控行程,這是近年兩岸旅遊市場會思考將智慧、智能範疇導入各項旅遊業務的主因。智慧旅遊的背後是移動互聯網、雲計算服務和大資料的支撐,是當代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在旅遊領域中首次大規模應用。那什麼是智慧旅遊的實現,舉例來說,你因好友在社群軟體所分享資訊,確定將至高雄來場微旅行,通過訂票系統將高鐵票訂好,出發當天,透過叫車APP搭上前往高鐵站的計程車,以線上交易取得折扣或集點;在高鐵上則透過訂房AP預定晚上入住的酒店,一切流程全靠一指行動裝置,這就是智慧旅遊的最典型案例,所有的旅遊經驗打破傳統模式。有鑑於兩岸旅遊市場在陸客、台灣客自由行需求相互提高,兩岸已成為世界旅遊經濟的引擎,預計將吸引更多其他國家旅客前來大中華地區。兩岸如何有效以中國互聯網經驗,結合兩岸ICT產業、旅遊業,打造出全新獨特的服務模式,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中國旅遊研究院更在今年初明確提出,今年是中國的「智能(慧)旅遊年」,預示著消費模式和產業創新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革。中國智慧旅遊的市場有多大?今年第一季度,線上旅行服務企業的移動端累計下載量分別為:去哪兒網2億次、攜程旅行網1.2億次、藝龍旅行網6,000萬次、同程網3,500萬次。中國旅遊產業動能方面,2013年大陸境內旅游市場人次高達32.6億元人民幣,消費2.65萬億元人民幣;出境旅游9,819萬人次,海外消費1,286億美元;入境旅游1.29億人次,境內消費515億美元。因中國預計到2020年,城市化率會達到60%以上,到2030年接近70%的帶動下,每年中國旅遊數字在智慧、互聯網的應用加持,將會持續爆炸性增長。
台灣智慧旅遊酒店商圈成型
台灣智慧旅遊產業協會籌備處主任吳惠恩
大陸發展智慧旅遊是將十二五計畫做為前題,因此產、官、學全力投入,台灣方面,還在萌芽,但只要在官方投入,民間努力,配合台灣於ICT產業能量,發展的空間一定大。台灣旅遊產業拜陸客自由行之賜,商機無限,以去年為例,來台觀光旅客超過800萬人,其中有285萬為陸客,自由行來到52.2萬,如何讓陸客更愛台灣,願意在更多別具台灣特色的地點消費,酒店、商圈的智慧化則是唯一發展方式,其中智慧型手機、載具成為關鍵要角。為此,在政府只投入網路建置做為智慧旅遊核心的同時,中華電信與超能量資訊,早在第一季合作推出台灣智慧旅遊手機Welcomphone,以酒店做為中心,串聯周邊商圈,讓酒店、商圈都能智慧化,自由行旅客更不需以旅遊手冊,隨時可上網了解商圈消費特點及參與此計畫店家提供的折扣,目前已有20家酒店導入Welcomphone外,預計寧夏商圈將成為全台第一個智慧商圈。
兩岸旅遊業再創二次革命
易觀國際集團總裁于揚
易觀旗下智庫的觀察,2014年中國線上旅遊交易規模將到280億元人民幣,再以分析,在2013年採行動載具進行線上旅遊交易的人次來到6.52億,傳統固定PC載具只有6.21億,可見線上旅遊走入行動智能終端、互聯網、物聯網的時代已定。但以整體中國旅遊交易來看,線上交易所產生的280億元人民幣商機只占10%,因此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外,如何讓多元的跨平台終端如智慧電視、車聯網路、智慧家電、智慧眼鏡進行互通互聯,將是再次推升所謂智慧旅遊商機的重要關鍵。當然,要探討智慧旅遊的本質一定要了解什麼是互聯網。易觀國際在2007年就在中國首次提出訊息互聯網化,當時政府到民間只談訊息化,至於什麼是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水和電,提供人們幸福及溫暖,還能達到大規模工業化產品所無法達到的客製服務。簡單說,在雲計算的空間中,是很大的工業展現,但人人都能以手中的端點,打造所需要的訊息。互聯網應用在旅遊中,完全翻轉旅遊產業,有機會為華人市場中,創造出多家具備百億美元市值的企業,以易觀智庫的資料,大陸的智慧旅遊服務有六成是在附加價值不高的導航服務,預訂酒店、餐廳反而只有二成,只要將所有智慧旅遊以整合的模式提供服務,則能激化出更多的想像空間。為讓兩岸旅遊業能再次升級,易觀國際以三.大事業體為核心,提供有用的商用資訊、服務,提供業者能以認知、上手及發展,為兩岸旅遊業再創二次革命。
APP美食資訊吃遍兩岸美味
豆果網創辦人暨執行長王宇翔
旅遊不外乎就是吃、住、行、遊、購、娛,但吃更是旅遊的重點,以陸客觀光為例,來台就是為吃,這是台灣的觀光特點,是其他地區所無法取代。在旅遊期間吃到美食,是一種幸福,非小確幸,如何讓美食延續,能環繞在我們生活之中,這是智慧旅遊的範疇,豆果網能成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官方合作APP,靠的就是將旅遊中的美食經驗得以延續到生活之中。簡單說,APP中介紹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資訊,提供旅客了解外,還將食譜帶到APP資訊中,用戶還能在線上訂購食材,另外還會將新奇的外來美食和用戶分享,企劃出各種不同的美食專題,以「帶美食來陸」專題為例,曾和台灣四大麵包師之一的林師傅合作,將他在大陸開設的原麥山丘介紹到中國市場,並造成風潮。有鑑於台灣美食享譽國際,對大陸遊客有極高的吸引力,豆果網則在2011年企劃「帶遊客去台灣吃」的專題,並受到不錯的回響,因有APP成功經驗,豆果網希望能持續和台灣觀光當局合作,除推廣台灣美食,也希望能創造出雙邊農特產資訊、銷售交流管道。
景點智慧化中國正在做
大地風景智慧旅遊科技總經理吳建華
智慧旅遊的範疇很廣,行動載具到資訊服務都是一環,但最為複雜的是智慧旅遊建設,簡單說,就是將現有景點走入智慧化,至於如何智慧化,則以功能別來看,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為例,則提出標識都市(TAGTAGCITY)計畫,以掃瞄二維碼的方式,讓遊客可獲知旅遊信息如景點、商品介紹、旅遊線路設計等,並通過掃瞄二維碼獲得積分,積分達到一定程度可以直接消費,提高遊客滿意度。韓國則推出「i Tour Seoul」應用服務,針對智慧手機開發i Tour Seoul移動旅遊信息服務平台,構建智慧交通體系,同時提供深度遊推薦路線,各種優惠。上述案例都是兩岸觀光當局可參考的案例,至於中國境內,目前九寨溝、武夷山、三巷七坊到鼓浪嶼都有推出電子票務到智慧導覽平台。智慧旅遊建設的範疇很廣,除要將原有旅遊資訊訊息化外,再透過各種感知系統將當前的資訊整合,再配大數據BigData讓資訊以各種不同型態展現在遊客手中的載具。導入智慧旅遊建設對政府當局則能針對遊客消費動向進行分析如遊客接待統計、位置分佈、遊客消費數據、遊客旅行軌跡、遊客反饋信息,此外能讓旅遊資源狀況量化,還能將環境數據導入。這些數據則能提供相關業者進行整合,提出各種符合遊客的服務。大地風景智慧旅遊科技則提供各種智慧旅遊一體化解決方案,從旅遊規劃設計、智慧旅遊技術開發、管理外,還能提供核心技術產品,並成功協助智慧天津規劃、廣州市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規劃、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規劃、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二五規劃等。
串聯服務資訊提高附加價值
在路上&淘在路上執行長浦明輝
智慧旅遊最常使用的就是導航,但如服務商只停留在導航則無法提高附加價值,以在路上APP為例,能在中國智慧旅遊手持裝置下載市占率達五成以上,在於提供旅遊記錄、行程直播及目的地推薦,使用者能將這些資訊進行分享外,在路上更將串聯出的資訊,以分區的方式,提供完整資訊。另外,為和商家到酒店結合,更推出專為自由行而生的淘在路上,讓旅客玩到哪買到哪。相關服務則已遍布全球113個國家。因在路上、淘在路上務獨特,在今年還獲得軟銀中國以2,000萬美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