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戴斌接受华人网络广播电视台专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博士解读中国旅游

2021-04-27 字号:[ ]
华人网络广播电视台电视访谈录: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博士解读中国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出游来丰富生活,增长见闻。但当人们走出家门,踏上旅途,却时常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旅游不仅不能"解乏",反而使人更累了。中国旅游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在农历马年即将到来之际,华人网络广播电视台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博士就时下中国旅游热点问题做一分析。
戴斌,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现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产业经济。
从"黄金周"到"黄金粥"
1999年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年份,在这一年,中国开始实施"黄金周"长假制度。七天长假,一下子把13亿中国人的旅游热情调动起来。然而当13亿中国人在同一时间进入旅游景点,黄金周旅游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高速堵车,景区爆满,旅游接待质量下降,"黄金周"一度变成了"黄金粥"。对此,戴斌博士认为,目前"黄金周"最大的问题是旅游接待质量的问题。中国旅游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较集中,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时间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其次是中国旅游目前正处在一个从团队游过渡到自助游的时代。据权威统计,2013年有97%的人选择自助游。当数十亿人次的散客不是通过旅行团出游时,对目的地的接待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黄金周"出游,多地交通"堵"字当先,一些地区和时段排起数十公里的堵车"长龙",有的乘客在高速路上遛狗、踢毽子,景区更是超负荷运转,不文明现象频现。中国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戴斌博士认为,应当通过建立各种有效机制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中国要加快推进交通、景区景点及一些经济型酒店、国民度假设施建设。另外一方面,我们呼吁各地政府要正确地去引导当地旅游消费,比如要客观地宣传目的地的形象,既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黄金周"时不仅交通出现井喷现象,部分热门景点也"爆棚"严重。2013年"十一"期间,杭州西湖景区每日客流超百万人次,网友笑称,"在西湖边别说邂逅许仙,连法海都会被汹涌的人潮挤下水了!"这种集中式的出游,不仅对中国假期制度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反映出了旅游景点的管理亟待改善。这么多人选择黄金周出游还反映出目前中国的带薪休假制度依然"奢侈"。戴斌说:"中国提出要到2020年基本实现带薪休假。有人说这个时间尺度太长了,要知道,法国、美国这些国家从提出带薪休假的概念到完全落实,最长的花了将近六十年的时间,所以这是一个过程。"
从国内游到出境游
对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境游,戴斌博士分析到:"没有一个全民可行的休假制度做支撑,就难怪旅游市场畸形发展。所以,要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首先要加强景区的预警工作和应对能力,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进行‘低票价常态化’的试点,引导国民错峰旅游。近几年,有些人在黄金周选择出境游,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从1998年到2012年15年的时间里,我们刚达到一个亿。2013年我们预计会达到9800万人次,消费总量达到1200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1979年刚改革开放发展旅游的时候,我们的外汇储备是个位数,就几个亿,而现在我们光花出去的就达到了1200亿美元。有一半的钱是用来买东西了。所以这方面时间短、范围广、人数规模大。好的方面是,以前出去要进行外事教育,买外事装,那时候出国不叫旅游,叫代表国家形象,而现在出境游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说好的一面会展现出来,不好的一面也会展现出来。"
从"九天十国游"到深度游
有人说,"中国式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对于这种说法,戴斌博士称这种现象正在发生改变。戴斌称以前见过"九天十国游"的旅游产品,一路基本上都是高速公路,到一个景点拍几张照片就走了。大家旅游回来后,感觉这些景点虽然去了,但是当地的风俗人情完全没有体验到。当游客有了这种感受,就会转而选择深度游,开始与当地的环境进行亲密接触。戴斌认为深度游已经开始露出苗头,现在较少看到"九天十国游"的招牌,取而代之的是"马尔代夫深度游"、"法国葡萄酒主题旅游"。
文明不文明
随着中国出境游客人数的逐年递增,经常有一些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此戴斌博士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
"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把这个分类,第一类是违反法律和当地良俗的,比如说,在普罗旺斯,两对新人打起来了,原因是为了争最好的照相地点。再比如在游客过境香港的时候,几个游客因为飞机晚点和地勤人员发生冲突,推搡女性地勤人员,游客被扣留很长时间。去台湾也有导游和游客打起来了,游客和游客打起来了。这种情况,我绝对无话可说,你就是违反了法律法规,不会因为你是游客就具有特殊性。无论是中国游客还是其他国家游客,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同样应该受到法律惩处。所以这个不是文明不文明的问题,而是守法的问题。
"第二类我觉得是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中国人喜欢出门喝热水。西方人喜欢喝冰水,中国人出门习惯找热水。出现类似的事情我觉得不妨多一些宽容。就像我们中国早些年接待外国游客的时候,接待标准写得非常细,比如要放冰,接待人员会说英语,电梯里标识要多几个国家的语言等,还要有西餐厅。现在中国人出去多了,我找不到吃中餐的地方,而喝热水的习惯很小就养成了,早上起来喝冰水不习惯,总要喝点热的。所以我经常跟外国朋友说,不要求你们早上给我上炸焦圈,你给我弄一点豆浆、粥什么的总可以吧。这就面临一个问题,要多一些宽容,承认文化的差异。这也不是一个文明不文明的问题。所以说看着中国人拿着方便面到处跑,甚至拿咖啡壶泡方便面,虽然这种行为不一定是对的,但也是事出有因。我觉得这是文化差异的问题。
"还有就是不少游客把国内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国外,这些确实是不文明行为。比如插队加塞。"
欢迎海外华人回国旅游
戴斌说:"中华民族是个好客的民族,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中国各个旅游城市的接待能力和质量都会慢慢提升,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旅游大国,让来自海内外的游客都带着微笑,开开心心地旅游。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对海外华人华侨同胞的利益保护,中央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各个地方也非常重视海外华人华侨这股力量。从我们旅游业来说,海外华人和港澳台游客占中国入境游数量的85%以上,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海外华人华侨回乡探亲、访友、旅游的便利性问题。而对于游客的保护,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包括我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应急投诉和救援体制都在逐渐完善。事实上,我们个别地方政府在华人华侨在国内旅游出现问题时,给予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要高于本地居民。所以海外华人华侨尽可以放心回乡旅游、休闲、度假。"
最后戴斌院长对海外华人致以新年祝福:"2014年是中国传统的马年,祝愿海外华人华侨生活美满、事业兴旺,希望华人华侨能够多来中国大陆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国家的建设成就,看看各地的新面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浓郁的亲情越结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