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戴斌接受嘉兴日报采访:发展旅游业桐乡得天独厚

2021-04-27 字号:[ ]

相关链接http://jx.zjol.com.cn/system/2013/11/12/019700240.shtml

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继去年底被列为浙江省旅游试验区后,上月下旬,桐乡再次获批为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作为老牌全国百强县、地处长三角腹地的桐乡市,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意义何在?又有哪些优势?在推进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听他一一解答。
 中国国民休闲的桐乡样板
桐乡发展旅游,其基础可谓得天独厚,从发展现状来看是领先的,对未来更有着非常好的谋划。"戴斌认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间是桐乡。桐乡地处长三角腹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处在长三角客源市场,同时又是许多国人甚至外国游客心向往之的地方。桐乡还有乌镇这样著名的景点,雅达等一批养老养生项目的进驻,更为桐乡发展旅游产业增加了砝码。"好山好水的地方中国有不少,但桐乡更有好的生活,这就更显难能可贵。"
戴斌认为,桐乡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有先发优势,发展后劲更足。这几年,乌镇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方面,已为全国创造了"乌镇模式"。如今,濮院、石门、崇福等古镇的开发又拉开了序幕,"十大景区、百佳景点"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开发渐成"四面开花"之势。
  让戴斌更为感慨的是,桐乡对旅游发展的信心很足、氛围很好,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围绕旅游开展了旅游体制机制、管理体制、投融资等方面的改革,以旅游业驱动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像庄园经济的提出,就很好地将旅游业发展与农业发展融合在一起,"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再如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进行的旅游业发展三级管理体制的创新,其统筹力度之大,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桐乡对未来的谋划更是清晰,很好地符合了全国旅游综合发展的大战略,"桐乡完全有希望打造成为中国的国民休闲样板。"
找好突破口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桐乡旅游要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中做第一,在戴斌看来,重点还要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首先是产业的融合。桐乡是一个旅游大县,更是工业大县,只做旅游是不现实的。当前,桐乡已提出"一业驱动四化",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用旅游的视角,把游客在本地的消费和桐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结合起来,使旅游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去,使其真正成为桐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戴斌认为,在桐乡旅游发展过程中,还要很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除了引进外来企业,还要重点培养本地企业,从而在两者间形成一种有效对接机制。更为重要的一点,还要让老百姓受益,在老百姓就业、利益分配等方面,桐乡可以作进一步探索。"只有老百姓受益了,大家才能认同旅游,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最终还要靠人才去推动,而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资源是根本保障,是旅游常态化发展的助推器。在桐乡推进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进程中,桐乡要将培养、引进旅游人才特别是企业人才、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重要的突破口。让戴斌高兴的是,桐乡已把引进百位旅游领军人物作为"双十双百双千"工程的重要内容。
共享共赢共发展
前不久,"大黄鸭"在北京刮起了一股旋风。"一只橡皮大黄鸭为什么能这么火?"在戴斌看来,这既是一次公共艺术的商业大狂欢,更是人们宣泄生活、工作压力的一种渠道。旅游是一项能为游客带来快乐的产业,不仅需要政府来做,更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配合,它应该是一种"大合唱",是一种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过去我们讲的旅游是一个景区概念,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异地生活的方式。"戴斌认为,这就要求桐乡在吃、购、娱等方面不断完善配套,发挥市场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给游客更多的温暖、关怀和日常生活的体验。桐乡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这个过程应该是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它应该是一种游客和本地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政府、商业机构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共赢局面,政府、产业界、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等共同推进的局面。
桐乡有乌镇,但不仅仅有乌镇,日前中国首个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的获批,更为桐乡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劲添底气。戴斌认为,除了几大古镇的联动,桐乡还应充分利用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草市场等现有优势,充分整合三次产业的资源,形成一种渗透融合发展的态势:"我对桐乡旅游业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