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我院学术支持的2021中国文化和旅游高峰论坛主论坛在2021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召开。会上我院课题组发布了《稳步复苏的市场与转型创新的产业——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2021)》。
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市场化发展导向,产业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竞争力由弱到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机制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需要,推动了文化强国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伟大成就的获得来之不易,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文化和旅游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是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不断提升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三是坚持扩大开放;四是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报告分析了2020~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指出,2020年以来,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在市场需求的支撑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很快恢复过来并实现了新的增长。首先,文化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表现突出;其次,文化需求保持旺盛,线上休闲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再次,在资本和科技双赋能下,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后,文化产业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
报告梳理了2020~2021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指出,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旅游产业无论是消费、投资,还是入出境旅游,都承受了40余年来最严峻的挑战,经历了40余年来最艰难的复苏。首先,政府部门灵活施策,保持了旅游行业稳定,为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旅游市场波动复苏,假日市场领先恢复;再次,旅游供给侧改革提速,疫情应对和长远发展并重;最后,出入境旅游严重衰退,但国际旅游合作持续开展。
报告专门介绍了2020~2021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状况。指出,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在过去两年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人们在旅游过程当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诉求更加凸显,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基础更加稳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供给体系初步成型。报告还指出,科技应用和疫情影响加速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进程。
报告对未来两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两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动两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两年,也是和疫情继续斗争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大程度复苏与发展的决定性的两年。疫情仍然是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变数,但是复苏的进程不会停止,来自需求侧的变化将继续有力推动供给侧的变革与创新。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承载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文化产业创新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最坚强的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