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作为第一卷的收官之作,《旅游评论》继续坚持“ 实践的思想推动思想的实践”,对现实重大课题、阶段性热点问题和周期性规律保持密切关注和理性审视。本期更加强调统计、数据、案例对旅游理论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从约稿作者的写作风格来看,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建构国家旅游发展理论,推动所在地区、企业和领域发展,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指南。一年来的办刊实践证明,新发展阶段的旅游业迫切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文旅融合, 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进程中,那些有着坚实的学理支撑、规范的学术范式、明确的目标导向的理论文章,是有旺盛的理论生命力和现实影响力,并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
旅游是有浓厚文化属性的经济产业,也是有强烈经济属性的文化产业。建立完善旅游经济发展监测体系,定期分析研判旅游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和翔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指导全局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本刊特约评论员队伍以吕中平的名义推出了第一篇半年旅游经济述评,提出了中国旅游经济正在进入繁荣发展新阶段的论断,并对一些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论调予以正面回应。在旅游业步入繁荣发展的关键阶段, 要让旅游人看到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的信心。旅游领域的理论工作有建设能力的要求,也有斗争意识的强化。唯有直面挑战的勇气,才有开创局面的可能。
城市是旅游经济的主要承载地,也是旅游工作的重心所在,在提升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进程中,既要关注北上广深成渝等大都市, 以及黄山、丽江、桂林、张家界等旅游城市的牵引带动作用,也要关注沧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发展。对于后者,要重点研究其区位优势和本地城市居民的旅游休闲潜力,在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基础上,谋划新时期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而不能简单地以传统资源为导向。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理论推动,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的清醒认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才能将新时代的理论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精神动能。沧州市委书记张才同志的理论文章《强化文化赋能 激发文旅活力》正是这一路径的有效探索。
旅游投资机构和市场经营主体,特别是以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为代表的国家旅游业第一方阵的企业家,一直都是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主力军。在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期刊建设的过程中,他们一直都是同行者,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白凡同志聚焦旅游强国和北京市建设旅游强国先行区, 梳理了首旅集团五个优势,规划了五大提升措施,以核心能力推进首旅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体现大型国有企业的时代担当和主动作为。王正华同志从普惠旅游的站位高度概括了春秋集团的“ 旅游+低成本航空” 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如何从“飞得好” 到“玩得好”的转型升级之路,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民营企业的启示。丁永刚同志是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的主要负责人,他从城市文旅市场变迁和产业发展趋势出发,梳理了一流城市文旅运营商的三大功能和五大能力体系,稳步构建新发展阶段的旅游集团的指导思想和专业能力。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旅游集团,都是旅游强国建设可以信任,也可以依赖的骨干力量。构建国家旅游发展理论,完善现代旅游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更离不开旅游集团的主体支撑。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特邀澳门旅游大学校长黄竹君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肖洪根教授撰文,分别探讨澳门和香港旅游业在推进自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文章提出的“澳门资源+横琴空间” 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从制度创新、公众参与和跨界协同诸方面, 推动香港旅游从“流量型” 转向“体验型、价值型和治理型”,对于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香港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新范式,都具有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
来自内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三篇文章对国家和地方“十五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具有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教授从地方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均衡发展、市场化改革、强化科技引领、优化治理结构等四项策略,其中启动县域旅游推广计划、培育旅游人才等建议尤其有现实针对性。复旦大学张朝枝教授长期从事文化、文物与旅游融合研究,在总结过去20年投资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的资源管理政策两个方面得出旅游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其针对国家“十五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兼具了理论高度和实践可行性, 很是值得阅读。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调查所所长何琼峰博士结合多年的旅游统计实践经验,从强化统计职能、完善统计制度、优化采集体系、提升统计质量,以及监管、保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现代旅游统计体系的建设意见,是旅游业打基础、立长远的务实举措。
本期与读者见面,意味着《旅游评论》已经走完了创刊的首年历程。尽管编委会和编辑团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也获得了政产学研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鼓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与主管部门要求,与地方和产业期待相比,期刊在稿件质量和版式呈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愿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依靠专业团队的力量,不断改进办刊质量,增强理论权威性、评论针对性和文字可读性。我们将从2026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第2卷第1期开始,努力以更高的品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刊编辑部
2025年8月28日
目 录
吕中平
旅游经济走向繁荣发展新阶段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评述与下半年展望
张 才
强化文化赋能 激发文旅活力
——沧州市建设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的实践分析
白 凡
实施五大提升举措,推进世界一流文旅企业建设
——基于首旅集团“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思考
王正华
从“飞得好”到“玩得好”,低成本航空激活度假游
丁永刚
立足三大定位锻造五项能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文旅运营商
——基于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实践的思考
黄竹君、林静芝
“十五五”期间澳门旅游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路径
肖洪根、张奥佳
基于《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的香港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崔凤军、董雪旺
“十五五”时期我国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对策建议
张朝枝
“十五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判断
何琼峰
加快建设现代旅游统计体系服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