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 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怎么建,如何融?
    2021-11-01 15:54:09     字号:[    ]

10月22日,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杭州召开。我院戴斌院长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怎么建,如何融?》演讲。全文如下:

京杭大运河是文化之河、也是旅游之河,是国家战略,也是地方任务,是历史文化,也是当代生活。随着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中央将大运河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国家战略,沿线省市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发布了专项建设规划,搭建平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扩大宣传和合作交流,形成了一批规模和影响力兼具的项目,如京杭运河对话会、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大运河文化博览会,取得了若干可圈可点的成就,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杭州运河集团投资200多亿元建设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由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大运河生态艺术岛六个项目组成,已经列入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清单。相对于国家文化公园的文物保护工程、文化地标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思想、旅游休闲项目和度假区建设、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游客满意度评价及其数据表达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摆位,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要点。

一、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是家国情怀,也是人间烟火

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在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规划过程中,要结合沿线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从公开发布的信息看,中央明确要求“围绕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大运河沿线文化高地,拓展特色文化体验和展示空间,构筑多元一体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展现大运河丰富多彩的特色地域文化”。除了遗产保护和文化展陈,大运河还要关注沿线省市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期间指出,大运河是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是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大运河沿线有众多节点城市,应当也可以错位发展,形成特色。不能一说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就比着建规模越来越大的博物馆,比着开规格越来越高的研讨会。不能一说旅游发展,就比着开发高等级景区和度假区。也不能一说文化和旅游融合,就比着投资大型旅游演艺、历史文化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和活动不是说不能建设,而是要看财力允许不允许、市场支撑不支撑,特别是当地有没有内生性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需求。在空间规划、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地标为导向,也要满足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要有时时刻刻把本地人民的生活品质挂在心上,不断提高文化获得感和休闲满意度。经济增长了,文化发展了,本地人生活幸福了,对国际国内游客吸引力自然就有了。相对于山水林草等自然资源和遗址遗产等历史资源,源于生活、面向当下的文化,吸引力更大,持续更长久。须知,万丈红尘最温暖,幸福生活客自来。

优质文化资源和旅游要素的高位嫁接、有机整合,是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的题中之义。今年年初,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发布了首份文旅融合指数。在关注各地政府推进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强国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该成果更加强调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感知。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旅游不可能形成事业发展的大格局;没有人间烟火的关注,文化也不可能传得开留得下。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旅游市场,让文化产出和艺术作品传播更广、受众更多、场景更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就是家国天下和人间烟火的有机统一。

二、大运文化旅游带要有历史文化的自觉传承,也要有国际视域的当代表达

近年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空间,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从实践来看,文化和旅游还处于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于遗迹保护、文博展陈、非遗传承,面向当代生活的内容创造和场景营造还有待于加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参与文化活动的频率在增加,但是文化获得感还有待于加强。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资源、轻市场,重建设、轻运营,重历史记忆、轻当代感知的现象。游客要的是触手可及的温暖,我们总是无何止地诉说逝去的繁华;游客要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总是一条接着一条规划那些想当然的线路;游客要的是真诚的情感连接,我们总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戏剧化的表演。

建设大运河文化旅游带,要尊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旅游带的建设,要树立保护优先意识,对大运河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对濒危文物实施封闭管理。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要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底线,牢牢守住意识形态的红线,同时把更多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项目留给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去做,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领域更应当如此。从南京的市场实践和企业案例看,江苏大剧院原创的舞剧《红楼梦》是文化创新,南艺后街、熙南里、南京喜事、长江传奇也是文化创造,是依托当代生活且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项目。事实上,高大上的项目固然需要建设,小而美的项目也是不可或缺的,都可以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空间。

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要以是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旅游市场,向全球讲好大运河的历史故事和当代意义。今天,运河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的显话题。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可以大运河为年度主题,以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动能,加上宣传推广力度,吸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游客访问大运河沿线城市和乡村。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中都有极高的辨识度,更是杭州的“城市金名片”。我们有理由为此而骄傲和自豪,同时也不能过于强调自己的独特性甚至唯一性,否则终于有一天要把自己弄得没朋友的。在这个世界上,法国米迪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区等五条运河先于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还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虽然没有被列入遗产目录,至今仍在扮演着国际航运枢纽的角色。我们要用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运河合组织、内河航运组织等平台,以及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文化和旅游部长会、双边文化和旅游年等双边多边机制,加强运河领域的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政府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要走出去,等疫情控制住了,也要鼓励更多的游客去看看世界各地的运河,不断增加国民大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要听专家怎么说,也要听游客怎么想,还要看看市场怎么做

数据表明,虽然共享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但是那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如北京、杭州、苏州、无锡、南京等,更容易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认可。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编写的《2020年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通过对38个涉旅指标的全方位分析,构建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数,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地区的指数分值都在81以上,处于领先地位。只有系统把握运河沿线城乡居民和到访游客对大运河文化的时代诉求,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利用规划,才能有序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各项工作。

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以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为骨干(含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与大运河连通部分),联动隋唐大运河,通过“连点”“成线”“展网”,共同构筑大运河文化主轴,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应当说,这些规划思路和发展目标都是很赞的,问题是点如何连、线如何成、网如何展?这就需要引入游客的视角和旅游的思维。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运河的游客评论,它们来自于中国旅游研究院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库。“最推荐武林门码头——拱辰桥——小河直接这个游览线路,既可以感受京杭大运河,又可以参观典型的江南民宿,杭州比国内其他省的景区做的好太多”“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00分推荐的景点,绝绝子。交通超级方便,展览内容太有意思了,1-3号馆真的用心了,体验VR,还可以穿上汉服拍照。太爱这个博物馆了。”“著名的无锡美食蟹粉小笼包,酒酿圆子都非常好。”“扬州的大运河公园——扬州三湾公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又是一个惠民的公园”“京杭大运河上游船,走累了可以坐船出游,到了晚上灯笼亮起,会很美”。这些都是游客心中的大运河啊!有人文、有风景,有书卷气,也有烟火气。从这个意义讲,人民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需求,就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方向,也是发展动能,更是建设标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网站管理: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2021001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