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
    2011-05-06 14:41:44     字号:[    ]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一、区域旅游及其相关概念
(一)区域
(二)区域旅游
二、区域旅游研究的背景
(一)区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托
(二)区域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三)区域旅游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不断成熟
(四)区域旅游发展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三、区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区域旅游的发展应特别重视国内旅游的作用
(二)区域旅游的发展要面向大众、面向民生,以人为本
(三)区域旅游必须向产业融合寻求大发展
(四)区域旅游需要政策指导与地方创新相结合
(五)区域旅游应立足区域实际有序发展
四、本报告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五、本报告的逻辑架构
•第二章  旅游客源地研究
一、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概念解析
二、客源地潜在出游力识别与判断方法
(一)指标体系
(二)客源地潜在出游力识别与判断方法
三、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总体特征
(一)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主要影响因子
(二)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排名
(三)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空间布局特征
四、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空间分异的内在机制
(一)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系统解析
(二)游客系统驱动力作用机制
(三)环境系统驱动力作用机制
(四)影响要素作用变迁产生的影响
五、依据抽样调查资料的客源地总体特征
(一)城镇客源地总体特征
(二)农村客源地总体特征
六、客源地发展趋势展望
(一)产业结构调整将促使客源地整体格局西移
(二)区域国家战略及城市群发育将促使新客源地形成
(三)高铁等交通方式的冲击将分散现有客源地格局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研究
一、旅游目的地研究框架
(一)旅游目的地研究思路
(二)旅游目的地研究数据来源
二、国内旅游目的地识别
(一)国内旅游接待量
(二)国内旅游收入
(三)国内旅游目的地的确定
三、国内旅游目的地主要特征
(一)国内旅游人均消费
(二)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重
(三)国内旅游人次与总人口比值
四、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驱动力
(一)旅游景区指数
(二)旅游接待能力指数
(三)游客满意度指数
五、2011年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预测
(一)旅游目的地发展绩效
(二)旅游目的地发展驱动力
(三)旅游目的地性质特征
•第四章 区域旅游流研究
一、区域主要旅游流判断
(一)主要客源地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聚性和经济导向性
(二)主要目的地空间分布呈现出较强资源经济导向性
(三)我国主要旅游流流向
二、区域旅游流主要特征
(一)大尺度旅游流分析
(二)中尺度旅游流分析
(三)小尺度旅游流分析
三、区域旅游流形成机制分析
(一)区域旅游流影响因素
(二)区域旅游流发展模式分析
四、区域旅游流趋势展望
(一)区域合作将促进新兴旅游流不断涌现
(二)资源驱动将促使中西部地区旅游流快速发展
(三)交通驱动促使旅游流空间进一步拉大
(四)自驾车旅游导致旅游流形式更加多样
•第五章 区域旅游发展案例研究
一、北部湾:借助国家战略,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一)案例地概况
(二)案例地的研究价值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四)案例地的经验推广
二、云南省:以自主创新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型
(一)案例地的旅游概况
(二)案例地的研究价值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四)案例地的经验推广
三、云台山:注重品牌,打造世界一流旅游景区
(一)案例地概况
(二)案例地的研究价值
(三)案例地的主要做法
(四)案例地的经验推广
•第六章  区域旅游发展环境与预测
一、2011年区域旅游发展的新特征
二、2011年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    戴  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教授  博士
编    委  (按姓名音序排列)
            保继刚  戴  斌  杜  江  贾法利(Jafar Jafari)  李天元
            马晓龙  宋海岩  田  里  魏小安  谢彦君  张凌云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编辑部
主    编    马晓龙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负责人  副研究员 
                    博士
执行主编    吴丰林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  博士
编辑部成员 (按姓名音序排列)
            黄  璜  刘珈伊  马晓龙  吴丰林  吴  普  叶  君  张佑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网站管理: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2021001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