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推广?——在纪念建党96周年主题党日暨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推广年”动员会上的讲话
    2017-07-26 09:25:57     字号:[    ]

同志们,
    从筹建的那天起,研究院就将学术推广纳入总体发展战略体系。经国家旅游局批准,设立了专门的部门统筹负责此项工作,在同类机构中尚属首创。过去的九年,是研究院和数据中心党的建设、科研业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诸项工作成就显著的九年,也是独具特色的学术推广体系渐趋成型的九年。在此,我们要感谢全院干部职工,特别是学术推广部的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下面,我代表党支部和院行政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术推广工作的目标、方针和策略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研商。
    一、学术推广要服务于建院宗旨和战略目标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力量的源泉。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单位,要想可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愿景和特定历史阶段的目标。作为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共产主义原理,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布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公开宣称“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自创始那天起,中国共产党就有了自己的纲领与章程,既有最高纲领,也有最低纲领。在九十六年的奋斗和发展历程中,特别是每当党和国家面临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都要通过中央文件、专题会议、领袖的论著和讲话,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提出未来一个时期的主张,以此凝聚全党意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人》、《论持久战》如此,《论十大关系 》、《关于建党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管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没有这些高屋建瓴的思想建设和系统深入的宣传贯彻,就不会有全党、全军和社会各界为两个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最大理论公约数。
    国家旅游局党组从大众旅游新时代和全域旅游新方位出发,提出了新时期的治旅方略,以“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国强民”五大目标统领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各项工作。在“515战略”的引领下,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旅游外交、旅游+、文明旅游、市场治理、数据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国际影响力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正在编撰的《当代旅游学(第一版)》、《中外旅游大百科全书》和《中国旅游之声》、《旅游外交参考》、《中国旅游大数据》等系列出版物,同样承载着中国特色旅游发展理论的建设和宣传重任。
    那么中国旅游研究院和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说清楚,我们就无法向旅游学术共同体、旅游商业共同体,以及更为广泛的国际国内相关群体说明“我们是谁”、“要做什么”、“打算怎么做”,也无法获得我们的工作对象、合作机构乃至竞争者的理解,更不用说尊重了。早在筹建初期,在杜江副局长的带领下,院领导集体就起草了章程和发展规划,报请国家旅游局党组批准后加以执行。围绕“政府智库、业界智囊、学术高地”的战略定位,研究院每年都会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分别从学科建设、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化、数据中心等方面提出阶段性目标和工作策略。这些年坚持下来,研究院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在国家旅游局党组的领导下,服务涉旅公共政策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学术型专业智库;直面旅游市场和产业实践的现实需求,促进旅游商业共同体创业创新的思想源;团结和带领学术共同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发展理论,凝练世界旅游业共同价值的高端平台。研究院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这些发展定位和相应措施,正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思想,吸收中编办对我院新的职能定位、发展目标和专题支撑,团结和带领全国学术共同体开展对我国旅游发展和实践创新的理论研究,稳步建设我国旅游领域的特色新型智库。根据中央文件和国际经验,高端智库必须是实体机构。就是说,正式批准成立或者登记注册的法人、完善的治理机构、健全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和财务保障是必备的要件,否则就是自以为是的“智库”。面向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公共政策、智库产品必须具有战略导向性,而不是简单地写几篇学术论文、做几项规划,或者围绕已经出台的政策写几篇解读性的文章。高质量的智库成果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必须要有学术团队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积淀,还要有逻辑论证和必要的数据支撑,不能张口就来,否则就是忽悠领导,就是抖机灵,就是公器藏私。简而言之,我们就是要秉承“正经的机构、正经的人,做正经的事”,师出有名,堂堂正正。有了这个理想和信念,加上脚踏实地的付出和长期的坚守,就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少数人的误解而沮丧抑郁而无法自拔。记得在2008年秋季国家旅游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时,我们正式提出“大众旅游”概念,当初也不是被广泛接受的。后来通过《旅游内参》、学术论文、专题报告和会议演讲,反复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广泛宣传其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2016年,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还有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游客满意度调查等项目提出的“旅游权利”、“主客共享”、“景观之上是生活”、“产业边界的消失与重构”等观点,也为政商学研各界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并付诸实践。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来走过的路,确是有些经验教训可以总结的,特别是思想建设、理论研究和智库产品的关系,还有成果建设与学术推广的互动等方面。事实证明,渠道和圈子当然很重要。领导不认识你,不信任你,同行不认可你,不帮助你,很多事情短期内很难做得成。可是这个渠道和圈子吧,特别是非正式制度框架中的私人关系也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唯一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实力具备了,自然而然就进到你该进的那个圈子去了。反之,德位不配,就是进去了,也会出来的,就像那句网络流行语:你自己不是牛人,认识再多的牛人也没用。什么是牛人?是才华吗?我说过,旅游业最不重要的就是才华。现在看来,圈子不圈子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能不能够代表这个时代前行的方向,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是不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大地上更加自由地行走”和“更多的国民参与、更高的品质分享”,是不是为了让“创业照耀旅游的星空”和“旅游改变世界”。更为关键的是,对这些理念,你是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认同了,是不是殚精竭虑地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如果对这些问题都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一切经典都不过是时间的结果。
    二、学术推广要注重平台和团队建设
    首先要用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权威体,在这些媒体和平台的涉旅版块中凸显形象,传播声音。国家媒体是要体现国家意志、遂行国家使命的,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当然首先要完成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同时也需要从包括旅游在内的丰富多彩的产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寻找新闻线索,提炼新闻价值。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与中央媒体打交道的钥匙:用生动的案例、权威的数据和鲜明的观点回应高层关注和社会关切。不要老想着开个媒体联谊会、成果发布会,发个通稿、内参什么的,就可以“上达天听”了。你的地气接不上,也就不可能接上天线的。《旅游学刊》、《旅游管理》、《中国旅游报》、旅游卫视等旅游领域的学术期刊和专业媒体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其受众群体都是旅游直接相关的,可以有效地传递我们的声音,培育专家团队。对于旅游这样的应用型研究领域而言,先做专家,再做学者也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子。这几年,产业所的杨宏浩、吴丽云、战冬梅,战略所的宋子千、吴普,国际所的蒋依依、李创新、杨丽琼,区域所的吴丰林、黄璜,统计中心的马仪亮诸同志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现在科研管理部正在修订相关文件,树立研究院和数据中心发展所需要的学术成果导向,把总书记要求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局党组要求的“科学研究和智库成果要主动服务政府决策和旅游产业实践”真正落到实处,推广部门也在主动宣传这方面的成果。
    除了媒体平台,我们还善于利用社会渠道开展学术推广工作。用好政府建言、学术交流、专题调研、业界研讨、媒体采访和各类演讲发言的机会,旗帜鲜明地表达我们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做学问研究也好,做专业智库也罢,总是需要一定的平台、渠道和载体的,比如学术成果要发表在SSCI的学术期刊上,智库成果要“上山”、“进海”、上达天听。这没错,但肯定不是事情的全部,不是最初的样子,也不是最终的状态,否则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法。两个月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秦宇教授把他们发在微信公众号《酒店学人》的文章集册成书,瞩我作序。有几句话转述如下,供同志们参考:在没有报刊和网络的时代,那些上达天听的奏章和留传后世的文字,最初可能只是存在于奏折、策论和书信往来中,只是书写驿站的墙壁上,也可能就是民间的口口相传。经由时间的检验,那些伟大的思想和美妙的文字被记载和传承,汇成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更多思考则留在了浩瀚的历史深处。这没什么,兵马俑的工匠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长城、故宫也没有留下设计师和建造者的署名。我们不能只想着在别人的平台上唱自己的歌曲,也要有信心在互联网时代培育新型的学术阵地和自媒体发表平台。之所以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自己和研究院的团队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很多时候,所谓作序,无非籍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罢了。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主掌控的学术平台和传播渠道。早在建院之初,我们提出了“1+8+X”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体系的建设规划。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加上按季度出版的《中国旅游评论》、《中国旅游大数据》,按半月出版的《旅游内参》,事实上已经建立了极具实力的学术期刊群。还有这些年一直在抓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加上内部报送的《研究院简讯》和非正式的社交网络,一个独具旅游智库特色的媒体传播矩阵已经悄然成型。不要小看这些学术推广阵地和公众传播平台,其传播覆盖度和思想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那些有正式刊号和传统发行渠道的报刊。在此过程中,各研究机构和学术推广部的同志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其实,学术平台和传统渠道的创新思路还可以更开放的,特别是在实践中不要有什么陈规成见。像“旅游思想者”这样由研究院发起设立,面向产业第一线创新领袖的奖项,同样可以看作是学术推广的平台嘛!无论诺贝尔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旅游局的优秀学术成果奖,还是其它行业性和民间的奖励项目,都有自己的立场、态度和倾向性。选择什么样的年度人物颁奖,就是面向行业和社会宣传我们的价值观。自设立以来,梁建章博士和携程创业团队、罗军先生和途家创业团队、王正华先生和春秋创业团队,先后得到了我们以旅游学术共同体名义颁出的奖项,每年的颁奖词和答谢词都会成为网络热点。曾经有人问,为什么要用文言文撰写相关文案?我们的回答是,在这个做什么都强调迎合需求的时代,总得有人做向经典致敬和薪火相传的事情。我们一直说,没有强大的旅游企业,就没有旅游强国的未来。值此大众旅游和大众创业的时代,作为旅游市场主体的领导者,也是旅游思想的实践者和我们的同行者,用典雅的文字为其树碑立传,号召年轻人向他们学习,不是很好吗?
    在学术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与志同道合者适时互动,着力培育旅游学术共同体和旅游商业共同体。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甚至是文人相害,是学术共同体成长的最大障碍。突出表现在:同行之间,不管是机构也好,个体也罢,一个不服一个,总看别人的缺点。就算是承认别人提出的某个学术观点或者构建的理论体系自有其高明之处,还是要嘀咕“为什么不是我提出的”。嫉妒心和虚荣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互相踩,无中生有,谗言相害。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发展下去,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者,多数人可能会走向忧谗畏讥,瞻前顾后,明哲保身的平庸路子。就是偶尔有借机上位者,内心的净、静二气已经破了,学问能做大吗?我不信。这样下去,对当代旅游理论建设、思想建设,对党和国家的旅游事业,只能是不可逆转的伤害。希望研究院和数据中心的诸位同事能够学会欣赏同行,特别是团队其他成员的优点,有好的思想和观点,就要见贤思齐,主动帮着他们推广。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为人处事不够成熟。没什么,不成熟就不成熟吧。有时候,少一点文人的酸腐气,多一些江湖儿女情,遇到志同道合者,“相逢意气为君饮”,甚至是“拼一醉,留君住”,我看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发自内心地认同“不负时代不负旅”,并殚精竭力为之付出了,余下的事情就让天下和历史去评价吧。
    为此,我们要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面向旅游学术共同体的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中国旅游研究院机构年会、旅游统计和数据中心建设年度工作会议,不定期中韩、中澳、中美旅游研讨,面向旅游商业共同体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论坛、避暑旅游峰会、航空旅游发展论坛,支持战略合作单位和行业媒体主办专题会议,将来还要有数据中心的合作网络成员单位年会、旅游经济与大数据峰会、冰雪旅游研讨会、“欢迎中国”峰会,还要有定期的学术成果发布会。明年是研究院建院十周年,要重点谋划好学术推广工作。这些会议和活动不是为了办会而办会,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有思想、有剧本、有导演、有演员的系列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把我们的成果宣传出去,把我们的学者,把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推广出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字号的机构和平台,得有这个胸襟和气魄。
    三、学术推广要让受众有感
    宣传、传播、推广也好,营销、销售也罢,我们首先要对内容有理性的认知和情感的认同。旅游研究属于科学的范畴,无论是地理学、心理学、建筑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还是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都是从怀疑和发问开始的。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人工智能会是人类文明的终结者吗?旅游次数越多人就越幸福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会让真正的学者彻夜难眠,并成为他们在科学之路“为伊消得人憔悴”,却又“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竭动力。我在芝加哥大学访问的时候,同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陶文钊教授说,每个知识分子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自由主义灵魂。也许,还有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灵。文宣和推广部门应当,也必须理解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忍不住的关怀”。否则就会像一些同僚所说的那样,你们天天说为国为民为旅游,不负时代不负旅游,谁信呢?无非是个人的功名利禄罢了。负责宣传推广的部门,特别是具体经办的同志,如果对智库产业和学术成果的生产者,也就是研究人员没有“了解之同情”,就无法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个群体的“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只有基于真正的了解、理解和同情,我们的宣传推广工作才能打动人心。
    与纯粹经由实践而来的知识不同,研究团队都是受过不同学科最高级别的学术训练者,所得出的理论成果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和理论中间还有一个逻辑建构、思想实验和实证检验的过程。从学术概念的提出,到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再到学术命题和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有科学范式可循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经过时间检验的当代旅游发展理论和政策建议,研究人员要有充分的信心,行政人员则要有充分的信任和情感上的认同。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听新华社的广播,播音员说到党和人民时声音包含深情,说到敌人则是憎恶和愤慨。老人家高兴地说,我们要多培养这样的播音员。对于一家学术型智库而言,科学研究需要从怀疑走向科学,学术推广则需要从认同走向信仰。
    学术推广的对象不可能都是具有相似知识结构和相当专业水准的同行,还有更多的政府公务人员、企业家、经理人、行业媒体、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他们是旅游发展的动力,也是旅游发展的目标,需要在普及知识和凝聚共识的基础上,说服他们认同当代旅游发展理论,请他们接受相关的政策设计和专业建议。为此,需要不断培育提升每个人的写作、演讲、会议发言和非正式沟通能力。投稿给SSCI的学术论文当然要讲究学术规范,否则学术共同体不认嘛。但是决不能搞成学八股,更不能沿着自我精英化的方向一路狂奔下去。多数情况下,得忘记自己是博士、教授和专家的身份,学会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讲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言说的对象切实有感。比如在高级别的行政决策会议上,你啪啦啪啦报告一通旅游经济的数据分析报告,然后提出某项动议或者请示。领导就问你了,每年几十亿的旅游人次,你们就抽取几万个游客样本就得出了结论,有把握吗?当着那么多的司局级和省部级领导的面,你怎么回答?给他们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课吗?显然不现实。我看学会打比方就可以了:领导您下水饺时,判断水饺熟不熟,是挑一个尝尝呢,还是把一锅都尝了呢?结果哈哈一笑,也就是了。再比如在业界的会议上,哪怕被安排为主旨发言,也不过二十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你要阐述一个新理念,提出新问题,又要分析原因,给出建议,往往会觉得时间怎么都不够用。怎么办?要学会讲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把时代背景和学理基础都交待清楚,然后直奔主题,直接说出你的观点和主张来,有时间的话再做分论点和逻辑的展开过程。时间充裕的话,再多说些数据和案例。总之要考虑约束条件和受众的感受,不能把每个场所都当作大学的课堂。开会、办活动不能只对媒体发四平八稳的通稿,不能都是空话和套话,尤其不能把研究报告或者学术著作和章节目录说一遍。宣传部门和研究人员都要有这个意识,既要反对党八股,又要反对学八股。得多下些功夫,了解新闻传播的规律,尤其要有机构的立场和个人的观点。有了观点,特别是来自实践又经过科学研究之后的学术观点,媒体自然而然会感兴趣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回应社会热点就更好了。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一些机构和学者为了搏出位,往往会利用所谓的传播技巧去寻求阅读量的“十万+”,或者通过商业包装和自我炒作,往“网红”的方向走。我看这个倾向要不得,至少不是研究院和数据中心所提倡和追求的。其实,一切经典都不过是时间的结果,一切成功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成功。那些热热闹闹的人物和言行,来得快,去得也快。把握不好的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很快就会一片荒芜,甚至是一地鸡毛。认识到这一点,每位同志都要在加强党性锻炼的同时,更加注重学者的自我修养。有了学养护身,自信和文采自然而然地就显露出来,再多的喧嚣也不会引得自己东张西望。

    事实证明,智慧永远比技巧更重要,笨拙一些,才能走得更远。只要坚守理性选择的价值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戴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网站管理: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2021001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