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非洲国家旅游合作研讨会”在线召开
    2022-11-18 16:07:10     字号:[    ]

1116日和17日下午,中国和非洲国家旅游合作研讨会在线上召开。研讨会的主题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框架下的中非旅游合作机遇与前景。此次研讨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承办。参与的非洲法语国家包括贝宁、喀麦隆、加蓬、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研讨会期望分享中国和非洲旅游业抗疫举措和重振经验,探索中非合作机遇,助力中非旅游交流与合作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研讨会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杨劲松主持。

张维国在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面对疫情,中非双方相互支持、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深度诠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真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将与非洲加强旅游领域的交流互鉴,推动互利合作与非洲朋友加强合作需求对接,共享中国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使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中非人民。


在随后的主题研讨环节,中非嘉宾围绕研讨会主题就大家感兴趣的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非旅游合作与世界旅游共同体建设》的主旨演讲。戴斌院长指出,中非旅游合作远不止客源地中国目的地非洲那么简单。不断增长的贸易投资、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为中非旅游交流和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商务旅行、教育留学、人文交流和观光休闲旅游者,在体验美丽中国和了解当代中国的行程中,进一步推动了中非经贸往来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双边合作。戴斌院长强调,缺少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非洲人民的参与,全球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是不全面的,世界旅游共同体的建设完善也是不可想像的。戴斌院长表示,稳步恢复增长的中国出境旅游将为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旅游业提供新机遇,以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世界旅游新格局,更好地惠及包括20亿非洲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戴斌院长认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推进更加便利化的旅行政策和更高品质化的旅游接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中非旅游交流合作正在从政府推动阶段稳步走向市场推进阶段。戴斌院长表示,中国旅游研究院愿意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各国的旅游政策研究、市场推广、教育和培训、接待服务等部门机构的合作,通过数据交换、专题研究、会议论坛、专题培训,以及欢迎中国(WelcomeChinese海外认证项目,有效提升非洲各国在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非洲各国的旅行服务、住宿、零售、餐饮、文博场馆、景区和度假区等旅游机构开发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中国旅游集团研究院院长游成表示,中国旅游集团高度重视非洲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希望通过旅游零售、旅行服务、云旅游等推进中非旅游交流与合作。

携程集团副总裁李欣玉回顾了携程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携程出境旅游的相关数据,指出2016-2019年中国赴非洲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增长趋势明显。携程集团对中非旅游交流合作持乐观态度,有能力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联通集团文旅板块总经理李玲结合自身生活工作经历,提出了中国旅游业向非洲国家学习生态旅游经验以及非洲旅游业发展智慧旅游以获得更多中国客源的行业建议。

1117日下午,中非双方的专家学者继续围绕研讨会主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介绍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成就和与非洲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河南推动开展的的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项目,至今已在少林寺成功举办届并已覆盖所有非洲法语国家。李延庆表示希望日后能与相关国家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拥抱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框架下的中非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新蓝海。

中国旅行社协会入境旅游分会常务副会长郑琳指出,中非间增速迅猛的航班量、日益密切的经济合作、逐渐便利的签证政策能够为中非旅游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中非旅游合作的前景清晰广阔。

北京大学副教授潘华琼提出发展以世界遗产为中心的旅游的观点,希望双方在信息分享、旅游投资、人员培训、安全保障、质量提升方面加强合作,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远海国际旅游集团首席运营官马青山从企业角度描绘了后疫情时代非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愿景,希望在南欧行程联动、企业出海参展、拍摄协助和自然探秘团组方面进一步促进中非旅游合作。

外交学院副教授郭宏宇从旅游发展新趋向角度探讨了城市网络与创新资本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为未来中非旅游的合作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学术借鉴。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非双方嘉宾畅所欲言,为中非旅游业合作提出了建议。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强有力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国与非洲法语国家的相互理解。研讨会激发出更多合作灵感,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坚定了中国和参会非洲国家强化旅游交流合作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旅游领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网站管理: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2021001490号-1